IVL: 3·30国际零废物日特别推荐丨IVL出版新书带你解码无废城市奥秘
引言:IVL编著《一分钟科普:从无废城市到碳中和》新书上线
时速70公里的“真空吸垃圾”、把垃圾压成”饼干“的“智能压缩桶”,世界上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垃圾处理技术?我们每天制造的垃圾又到哪里去了?将来有没有可能,垃圾不再是人类的负担,而是成为我们的资源?
这些问题,,现在,有这么一本新鲜出炉的青少年科普书,正在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,这就是由IVL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编著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科普读物《一分钟科普:从无废城市到碳中和》。
巧合的是,这本凝结了五十多欧洲环境治理经验和众多中国创新实践的图书,它的面世时间,正好赶在了3月30日“国际零废物日“(International Day of Zero Waste)前夕,这个联合国在2022年设立的纪念日,其目的正是提醒人们减少浪费,关注垃圾处理,建设一个美好的无废生活环境。
一本为青少年与大众量身定制的“绿色启蒙书”
《一分钟科普:从无废城市到碳中和》是一部图文并茂、深入浅出的科普书籍,围绕垃圾分类、收集、回收、末端处理全过程,结合全球“无废城市”的实践案例,系统讲解了垃圾管理的科学逻辑与未来趋势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书中巧妙融合了中小学阶段的基础科学知识,引导青少年理解“课本知识如何在现实中发挥作用”,激发学习兴趣与环保责任感。
书中采用问答式结构,设有“认识垃圾”“垃圾变能源”“生活垃圾的处理优先等级”“垃圾与碳中和”等八大章节,每章节中又以设问形式作为每一小节的标题,让读者随便翻到一小节就可展开阅读,只需“一分钟”就能获取一个有关“无废”和“可持续”的信息点,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思维体系。
本书在编写中引入了少年编委,根据他们的试读反馈,对内容进行了针对性调整和语言润色,力求更贴合青少年读者的阅读习惯。希望本书能够启发广大读者对城市生活垃圾、无废城市、碳中和及生命周期思维有更多的了解,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能尽自己的一份力。
IVL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:用国际智慧赋能绿色转型
作为本书的编著单位,IVL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是全球最早开展生命周期研究(LCA)、环境政策制定支持与开展城市可持续治理的专业机构之一。
自1966年成立以来,IVL长期深耕于垃圾管理、工业脱碳、循环经济与绿色创新等领域,致力于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环境解决方案。早在1986年,IVL便进入中国,成为最早一批在华开展环境合作的欧洲科研机构之一。
值此中瑞建交75周年之际,《一分钟科普:从无废城市到碳中和》作为IVL精心撰写的科普著作,不仅展现了其在垃圾管理领域的专业积累,更作为一份特别的知识献礼,推动中瑞在绿色发展领域的交流与互信。
本书凝结了IVL五十余年来在欧洲环保政策演进、智能垃圾管理技术应用、绿色公共治理等方面的深厚经验,同时也融入了其在中国多个合作项目中的本地化实践,具有高度的跨文化适应性与政策指导价值。
不仅如此,IVL还通过中瑞合作不断推动“无废城市”理念在中国落地,助力地方政府与企业构建系统化、科学化的垃圾治理体系,为中国城市绿色转型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智慧。
看欧洲第一个“绿色首都”,如何用系统创新“管理垃圾”
以斯德哥尔摩为例,瑞典这座欧洲首个“绿色首都”正是“从垃圾围城到无废城市”转型的典范。
50年前,瑞典填埋率高达40%以上。今天,生活垃圾几乎实现零填埋。这背后,是一整套由政策法规、技术系统、公众参与组成的协同体系:
🔹 立法先行:生产者责任制全面落实
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,瑞典便将“谁生产,谁负责”纳入立法,即消费者责任延伸制度,市政部门仅负责厨余与残余垃圾的回收处理。这一机制,有效调动了产业界的循环责任意识。
🔹 基础设施完善:回收点覆盖+个性化布局
全市共设253个垃圾收集点和9个固定垃圾回收中心,并根据居民密度动态调整布局,力求“步行10分钟即可完成回收”。居民还能参与垃圾收集点选址设计,真正实现“回收系统从使用者出发”。
🔹 科技加持:“真空吸垃圾”、“智能压缩桶”不是幻想
斯德哥尔摩将智能科技嵌入垃圾管理体系,应用多种前端垃圾收集模型:
智能垃圾桶可自动压缩垃圾并通过太阳能供能,配合传感器自动上报清运需求,显著降低作业频次;
真空垃圾收集系统通过地下管道将垃圾以70公里/小时速度吸送至终端,有效减少垃圾堆积和臭味外溢;
地下垃圾箱节约地面空间,提升城市美观与卫生环境;
多格垃圾桶支持“一桶多用”,让住户无需频繁前往回收点,进一步提升分类便利性。
🔹 数据佐证成果:减量看得见
据官方统计,斯德哥尔摩人均垃圾产生量从2007年的约600千克,降至2023年400千克左右。这座城市用创新与协同,实现了“从源头减量到终端高效”的循环范式。
无废城市建设不仅要“技术”,更要“体系”
斯德哥尔摩的实践表明:垃圾管理不止在于末端处理,更是一项涉及立法、设计、公众教育、企业责任、智能系统的复杂治理工程。
瑞典的经验说明:只有构建“全过程协同”的治理体系,才能真正将垃圾变资源,将理念变行动。
而IVL正是这一理念的积极传播者与技术桥梁,在华发展这些年,通过政策建议、EPD认证推广、LCA工具开发等方式,为中国城市提供系统化、定制化的“无废解决方案”。
在“国际零废物日”,用一本书种下环保的种子
如果说环保是一场接力赛,那科普就是号召公众参与的第一棒。我们相信,每一位了解垃圾处理知识的青少年和世界公民,都是未来绿色城市的建设者。
在这个国际零废物日,我们推荐你翻开这本书,和身边的同学、家人、朋友、同事一起,了解什么是无废生活,思考我们还能为城市、为地球做什么改变。
《一分钟科普:从无废城市到碳中和》
主编单位:IVL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
出版社: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
适读对象:青少年与公众
内容形式:问答体、图文彩印,现已正式发售!
这不仅是一本绿色启蒙书,更是中瑞建交75周年之际,IVL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送给大家的一份特别礼物。